题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在尼日利亚奥尤州筑路项目是公司在尼日利亚发展的标杆性项目,在面临重重困难与波折的环境下,我们满怀希望,凝聚力量,迎难而上,夜以继日的工作,截至到 2013年7月底,主体工作取得决定性的进展,10月底项目主体顺利完成,在保证总体质量的情况下以最快的进度完成了项目,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奥 尤州及其周边地区,甚至整个尼日利亚竖起了一座丰碑。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公司最早在奥尤州没有办事处,更谈不上后勤,那时刘鹏带着黑人助理,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为了节省开支,长期同吃当地饭,同住便宜的小房 间,耐心的和业主联络人洽谈各项准备工作。为开一个会,他常常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还经常要用一天时间等待,这种煎熬,比工作一天还要难受,但是他日复一 日的坚持。就这样,经过前期大量的工作和艰苦的努力,两条公路项目终于完成各项审批手续并着手启动。当时,施工队伍已经安排妥当,但是管理人员缺乏,负责 项目的主要力量是副总裁刘鹏以及一名当地员工。在这种情况下,他积极调动和筛选当地资源,不等不靠,立即启动工作。在公司直属首批人员于2012年11月 初到尼后,刘鹏带领他们,以拓荒者的精神,在缺水少电没有交通工具等等情况下,选定宿舍进行装修,实地考察、选定项目现场办公地,并协调银行和业主。各项 具体工作,他一项项的亲自抓起来的。当时的项目现场临建区,原来野草重生,室内破败不堪,刘鹏带领早期开拓者们一起清理,很快呈现出崭新的面貌。项目筹备 结束之后,根据公司需要,刘鹏又奔赴新的项目。
团结奋进、运筹启动
基本场地条件具备以后,迫在眉睫的就是工程开工。杨绍成作为接替刘鹏工作的项目现场总经理是在2012年12月份来尼的,他在阿布贾仅仅停留1个小时,即赴 伊巴丹项目现场。到伊巴丹后,他团结项目部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创造条件推进工作。当时,恰逢附近一个工地施工结束,人员回撤。他抓住机会,紧密配合,积 极联系,千方百计的与对方洽谈价格,商定购置了搅拌站、钢管、实验室设备、电缆等众多材料,充实了设备力量,使项目前期施工具备了条件,为项目节省了资 金,赢得了资源整合的时间。当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天晚饭后,都会在宿舍的小院里开一个小会,备上一大盘水果,就当天的工 作和生活聊天,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2013 年春节期间,杨绍成短期回国,他人虽远在国内,心却紧系国外,不时询问项目进展情况。春节过后,公司高层在2月 18号召集尼方水务、电力、电信等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决定强力突破,全面启动工程建设。杨绍成和项目部人员一起,科学分工,紧密配合,解决了施工道路上 的水管问题,选定了弃土场,迅速的拆除了联邦道路安全机构、监狱管理局、警察局、军队围墙,突破了工程瓶颈,施工得以顺畅进行,项目从此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资智融合、推进规范
郭存儒经公司聘请担任子公司普若迪公司CEO,他积极发挥优势,提出行政和财务管理提升意见,有效改善生活、办公环境,协调处理重大外部关系,并积极进一步 开拓市场。杜仁德经聘任担任公司技术顾问,他积极向员工培训基础筑路知识,提出工程管理的科学模式,以其64岁的年龄,仍每天坚持现场巡查与技术指导,甚 至长期带病工作,提出诸多技术管理加强和提升意见。围绕工程进展,通过磨合,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为项目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彭辉昌和 商泽梅虽然是年轻的财务人员,但是他们身上却闪烁着高度的忠于职守、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在公司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推进过程中,起到了可贵的促进作用。
攻坚克难,迎难直上
拆迁工作是所有公路项目进展的第一瓶颈,拆迁工作不能有效进展,再强大的施工队伍都没有施展身手的作业面。两个项目尤其是伊巴丹公路项目,在政府和当地合 作伙伴主抓拆迁的三个月内,整个拆迁工作基本进展不到10%,严重的影响了进度,造成窝工,人工和设备费用浪费严重。公司在2月18日现场会上正式任命文 职人员出身的佟永生担任拆迁小组负责人,专注于攻克“拆迁”这个障碍。这条路上汇集了军队、警察、监狱、电力、通讯、水务公司、铁路等政府机关和公营单 位,涉及多家重要工厂,商铺林立、居民住宅密集,几乎涵盖了一个城市所有主要的部门和领域,矛盾复杂、冲突激烈,进展举步维艰。然而就是这样的难点却在他 的面前发生了彻底逆转!佟永生接到任务后,没有任何迟疑和退缩,带领着新招募的当地员工,每天最早一个深入现场,研究拆迁的每一个环节,紧盯每一个步骤的 执行,长期耐心的逐点提前沟通,个别难点甚至数十次的沟通做工作。同时紧密的与各政府部门进行协调,风雨无阻,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攻克一个又一个拆迁难 点,在不到两个月内突破了瓶颈,为施工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在佟永生所带领的拆迁队伍中,个个奉献进取,连 他的女助理Funky都被带动,一起顶到了清除路障的第一线,象一个男同志一样的奋战。7月份之后石禹接替拆迁工作,拆迁路上经常是灰头土脸,工作一段时 间之后他们都成了“棕色人种”,回国之后还留有深深的痕迹。是什么让他们这一群没有技术背景、没有相应工作经验的陌生人征服了令所有人望而兴叹的拆迁?是 使命感和亮剑精神!
冲锋线阵、强力推进
向桂贤于一月份结束 北部太阳能泵站项目后隔日即被调到同期开工的奥博莫休公路项目工作,他始终冲在前头,沉在一线,虚心学习,5月份后任伊巴丹项目负责人。当时合作单位管理 混乱、纪律松散、进度缓慢,针对问题,他在公司高层的指导和支持下,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他全面介入管理,对项目分包商的人员、机械进行直接管理和 考核,强化劳动纪律,严格奖惩,项目部风气焕然一新。同时,他力推夜间施工。积极配备工具,合理安排班次,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实时检查,夜班很快组织起 来,抢抓了宝贵的时间。为控制采购成本,他排除干扰,采用多家供应商竞争的机制,优化供应链,在人员、机械方面进行统筹安排,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 他负责期间,始终坚持带头在一线督促、发现和解决问题,成为第一个在路上坚持走动式办公的管理人员,提高了施工管理效率,使整个工程在2个月的时间里,进 度有大幅度的提升。
强化管理、身先士卒
潘凤桐是自向贵贤后又一个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项目管理者的典范。他入司以来,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虚心求教,深入一线,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加班,坚持每 天将工作进度情况详细汇报给上级主管,主动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提出并成功实施了奥博莫修公路项目的管理改革,不仅为公司节省了 管理资源和成本,同时也为新项目管理进行了宝贵的试验。他的人品,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诸多同事的认可。经公司研究,任命他为伊巴丹和奥博莫休公路项目现场总 经理。他上任后,深入实际,学习和了解项目各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和策略性的逐一处理,严抓内部管理,整肃工作纪律,清理了个别严重缺乏职业精 神的害群之马,制止和有效控制了材料浪费现象,同时吃苦在前,带头冲锋,坚守职守,调任至伊巴丹伊始,便直接住到现场,与大家打成一片,营造了和谐的工作 氛围,有力的提振了士气,大大提高了公司对项目执行的控制力。
蓬勃向上、积极进取
项目团队的绝大多数成员身上都闪烁着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根据分工,初出茅庐的夏寒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在陌生的环境他自己开车,到多个商铺,比较 质量与价格,成为项目部最熟悉伊巴丹道路的人。扎根于一线工作的刘锐曾在国内负责路面铺设,他对工程质量非常敏感,以不同方式屡次提出建议,引起管理层的 重视,吸纳了其合理意见,坚决采取了调整措施。项目上的年轻的美女颜妮前期负责财务,同时协助公司开展外围关系维护工作,她坚守岗位,账目上一丝不苟,发 挥语言优势,积极协调,她对工作的执着让当地政府的人深为叹服。负责安全和车辆管理工作的李荣,每天亲自把安全员送到指定地点,加强督察,不怕吃苦,带头 第一个进驻施工营地,坚守第一线,为工程开展提供安全保障。李朕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项目后期,一人身兼三个角色的工作而不叫苦,着实体现了一个年 青人的冲劲和耐力。两个项目总工郑晓辉工作主战场是奥博莫休项目,他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每天起早贪黑,始终坚守在施工第一线,常常早6点起来,一直加班 到晚12点,他带着队伍,解决了工程上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打造出一个执行力过硬的奥博莫休团队。
荆棘坎坷,风雨泥泞,我们昂然走过,而在我们的身后,是竖立在奥尤州一座不朽的丰碑。
少林寺永信大师曾说:一个人如果在平时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忘我的工作,贡献社会,利益众生,实际上他就是菩萨住世。一个人能忘我的工作,他即证到无我实相,他的内心就无挂碍,就无烦恼。诚哉斯言!
谨以此文纪念公司在尼日利亚首个筑路项目,纪念那些为铸就不朽丰碑而满怀理想、倾注热情、抛洒汗水、奉献青春的人们。